保家卫国终不悔,绿色军营献青春。他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梦想着他长大之后能身着戎装,不畏生死,保家卫国。长大后,当他听到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戍边英雄的英勇事迹之后,更加坚定了他应征入伍的决心。他们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把安全留给了人民,他们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不断的激励着他一步步向从军梦靠近。读大学时,他放弃了舒适的校园生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应召入伍。经过严格的考核,他终于得以圆梦参军。他期望着用他的身躯去守卫祖国和人民的安康,用他的双手去创造祖国和人民的未来。于是他选择了条件艰苦的高原地区,希望能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发挥自己的青春之光。他就是足球下注APP
的杨豪俊。

高原从军中,他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就是需要快速适应高原环境。初入高原时他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呼吸困难,胸闷气短,有时还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这似乎是高原给他的下马威,想让他这个初出茅庐的“军小子”知难而退。然而,他并不打算退缩,他知道这是他首先必须要战胜的困难。在战友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开始学习自他调节和适应的方法,随后逐渐的慢慢适应了高原的恶劣环境。
作为新兵的第一个训练就是整理内务,在日复一日,不厌其烦的叠方块被、搞好卫生中修养性情,训练耐心。随后他开始进行各种高强度的训练,包括各种体能训练和射击训练。从一开始难以适应到后来的逐渐坚持和不断突破,他在军旅生活的磨炼中逐渐成长起来。武装三公里考核是每一个新兵必须进行的训练。三千米跑是强化个人体能,锻炼顽强的战斗作风,考验团队力量的训练,其既要求速度又要求整体行进。他记得刚开始参加武装三公里跑时,他感到疲惫不堪,但仍极力坚持。在和队友极力配合、加快速度跑完一公里后,他已经感觉到自己的体力开始下降,速度也慢慢地减去,不过他没有退缩,继续向前。在坚持跑完第二公里后,他感觉到自己的步伐慢慢变得沉重起来,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不过他没有放弃,他知道终点就在前方,他和队友们相互鼓励、相互打气,极力克服身体的种种不适,全力向前跑,最终他顺利完成了考核任务。武装三公里考核锻炼了他的耐力和体力,更让他懂得了坚持和团结的可贵。单杠引体向上训练也是新兵的经典锻炼方法。其不仅能提高他的体能,还能锻炼肌肉和上肢力量。刚开始进行训练时,他感到有些吃力,只能勉强达到标准。不过他没有就此放弃,秉着不服输的精神,他加强训练,终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他记得最让他感到“绝望”的训练是冲圈冲坡训练。第一次“冲圈冲坡”训练过后他就瘫倒在地,任凭疲惫和劳累肆虐他的身体,浸入他的心灵。不过这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因为他知道,他之所以感到如此的劳累和疲惫,是因为他的训练还不够,他还没能达到可以保护他亲爱的祖国和人民的标准。于是他振作起来,在往后的一次次此类训练中努力坚持,顽强奋斗。在所有的训练中,让他记忆最深的要属上山驻训。山上没有任何训练条件,只能靠他顽强的毅力去开创。他一起铺路,挖水沟,铺水泥,扛沙子,搭帐篷,建厕所,实现了山上训练条件的从无到有。在此期间,他通常都是凌晨一两点才打地铺睡觉,中午也没休息,加班加点搞建设。“一个星期刷不上牙洗不了洗澡,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成为了他的常态。不过,他并没有丝毫抱怨和犹豫,上山驻训虽然很辛苦,条件也很艰苦,但是他却感到自己无比的充实,他也感到了自己在茁壮成长,他想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多年之后,如果你问他,他的青春在哪里?他想他会很自豪的告诉你,他的青春在军营。在武装三公里考核的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和单杠场上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中;在冲圈冲坡时虽然艰辛但仍然坚持不懈中;在训练举枪瞄准时,把石子放在枪管上,一直努力坚持着保持石子不动中;在上山驻训时虽然条件艰苦,但收获无穷中。这就是他的军营生活,他的青春本色。军营的训练教会他坚持,锻炼他毅力,磨炼他意志,考验他品性,他想他将终身受益。大学是青春的起航,军旅是人生的勋章。当青春遇上了军旅,他的人生也终将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他殷切希望,他广大青年能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他深感时代责任之重,他也深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他将他的青春送到了军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希望让他的青春能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